高靈敏度肌鈣蛋白檢測越來越多地被用來加快對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評估。但很少有研究直接比較這些檢測在低濃度下的增強性能是否會改變醫療措施,從而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后。本研究評估了在非掩0/1小時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 (hs-cTnT) 方案與0/3小時掩蔽hs-cTnT 方案下管理的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晚期結果。
高靈敏度肌鈣蛋白檢測越來越多地被用來加快對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評估。但很少有研究直接比較這些檢測在低濃度下的增強性能是否會改變醫療措施,從而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后。本研究評估了在非掩0/1小時高敏心肌肌鈣蛋白T (hs-cTnT) 方案與0/3小時掩蔽hs-cTnT 方案下管理的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晚期結果。
這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患者水平的隨機對比研究,疑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但無冠脈缺血心電圖證據的患者隨機接受0/1小時hs-cTnT方案(<5 ng/L)或標準0/3小時hs-cTnT檢測方案(≤29 ng/L)指導的治療,并隨訪12個月。主要終點是全因死亡或心肌梗死的時間。
2015年8月-2019年4月期間,共招募了3378位患者,其中108位撤出研究,3270位受試者的隨訪滿12個月(0/1小時組:1638位;0/3小時組:1632位)。在3270位完成隨訪計劃的受試者中,有2993位(91.5%)的初始肌鈣蛋白濃度≤29 ng/L。0/1小時hs-cTnT方案與受試者心功能檢測的次數減少有關。
12 個月時的主要結果和 CV再住院情況
隨訪12個月后,兩組有創性冠狀動脈造影的比例沒有差異(0/1小時組 vs 0/3小時組:14.2% vs 12.4%;p=0.13)。12個月時,兩組間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均無顯著差異(5.0% vs 3.8%;HR 1.32 [95%CI 0.95-1.83], p=0.10)。
在初始肌鈣蛋白濃度≤29 ng/L的受試者中,未掩hs-cTnT報告與死亡或心肌梗死率增加有關(0/1小時 vs 0/3小時:3.7% vs 2.3%;HR 1.60 [95%CI 1.05-2.46]; p=0.030)。
綜上所述,0/1小時hs-cTnT方案的未掩hs-cTnT報告并未減少隨訪12個月內的缺血性事件,但與0/1小時hs-cTnT方案方案實施相關的實踐變化可能與新發現的肌鈣蛋白升高患者的死亡和心肌梗塞率增加有關。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