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是“世界心臟日”,而心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人們,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疾病。據了解,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類疾病的高達1500萬人,這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殘率的特點。冠心病也是屬于心血管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醫聯媒體特別邀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麗娟跟大家講解一下一些關于冠心病的知識。
9月29是“世界心臟日”,而心血管疾病是嚴重威脅人們,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疾病。據了解,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類疾病的高達1500萬人,這類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殘率的特點。冠心病也是屬于心血管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醫聯媒體特別邀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劉麗娟跟大家講解一下一些關于冠心病的知識。
冠心病的癥狀有哪些?
劉麗娟醫生表示,冠心病的主要癥狀是勞累、情緒激動、飽餐以后,患者的心前區出現胸悶、胸痛不適,活動以后出現心悸、氣促、心慌等等一些癥狀,需要患者在發生這些情況的時候及早就醫。醫生會協助患者做一些心電圖、超聲,甚至用CT來進一步的確診。
冠心病的病因有哪些?
劉麗娟醫生告訴我們,冠心病的主要不良因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首先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齡、吸煙、肥胖以及家族遺傳。簡單的歸納一下,就是四高一抽,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煙以及高體重肥胖。這些因素都可以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閉塞,進而引起心肌缺血的一些癥狀。
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長期的精神緊張、熬夜、長期久坐不運動,長期過量的飲食,導致高脂、高尿酸、血糖的增高等等一些因素,都可以導致血管慢慢形成粥樣硬化。
怎么預防冠心病并發癥?
劉麗娟醫生指出,患者一旦診斷為冠心病,需要長期終身的服藥治療,還要進行生活方式的干預。如果冠心病沒有經過治療,最后可能會導致患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導致缺血性心肌病,甚至猝死,其有幾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在還沒有發生冠心病的時候,要積極的控制好導致其發生的高危因素,包括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體重以及吸煙等等危險因素。
第二道防線、已經出現了冠心病要防止其出現嚴重的后果,就是心衰、心律失常、心肌病,防止冠心病的進一步進展。
第三道防線、當冠心病已經出現了靶器官功能的損傷,這時要防止患者出現猝死。因為冠心病患者是猝死的高危人群,患者要積極的預防,防止發生急性的心臟意外。
第四道防線、冠心病一旦發生,將是一個終身的疾病,患者需要進行終身的服藥,防止再發作。就算是心肌梗塞,經過了積極的藥物和介入的干預之后,還有可能再次發生心肌梗塞,因此這點也是預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劉麗娟醫生提醒道,冠心病是一個慢性的疾病,是長期的慢性的血管的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冠心病是不可以根治的。但是大家也不用擔心,只要進行積極的冠心病的二級預防干預,我們可以跟正常人一樣生活、運動,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